机遇挑战并存
RCEP作为全球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、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,其生效实施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,成为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契机。但也要看到,在享受RCEP红利的同时,相关产业和企业也面临来自RCEP的更高标准、更严规则和更强竞争。
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,RCEP将有90%以上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,其中工业品占货物贸易税目82%左右和贸易额90%以上。
RCEP生效实施后,企业通过充分利用RCEP的关税减让承诺和原产地累积规则,可以扩大我国纺织、轻工、电子信息、汽车及零部件、机械装备等优势产品出口,开拓新的市场空间。同时,也有助于RCEP成员国充分利用我国超大市场扩大经贸规模,增加贸易往来,共同做大做强RCEP市场。
“RCEP通过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,将明显深化电子信息产业链在区域内的贸易合作和投资发展。”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发展部总监高士旺表示。
“RCEP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创造更加稳定、透明的投资环境,进一步加快我国企业在东盟、日韩等区域内成员国‘走出去’步伐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局长罗俊杰表示。
“RCEP成员中东盟是重要的主体,中国和RCEP中的东盟成员经济互补性很强。因而中国的制造业向东盟国家转移,扩大对东盟投资的趋势也非常明显。”桑百川表示。
同时,中国也将努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,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对外开放水平,为RCEP成员国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,吸引更多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以及更多外资企业来华发展。
“我们与周边经济体之间可以构造一个更加紧密的生产分工网络。不仅可以增加贸易往来,还可以吸收外部投资。更利于优化区域内部的产业链供应链,从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沈铭辉表示。
不过,中国将面临RCEP成员国更加激烈的竞争。我国部分中高端产业将受到来自日韩产品的竞争,一些传统优势产业也将面临来自东盟的贸易竞争。此外,随着我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愈加紧密,我国企业在积极扩大进出口的同时,也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。
数字化转型成趋势
RCEP区域内首次引入统一的电子商务规则,在推行无纸化贸易、推广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、保护电子商务用户个人信息、保护在线消费者权益、加强针对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的监管合作等方面作出规定,让区域内产业数字化转型搭上RCEP快车。
“这是在亚太区域内达成的范围全面、成员最多的多边电子商务规则,也是我国迄今参与的水平最高的有关电子商务协定,为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。”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