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模式、新业态,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股新兴力量,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贸易活动的新增长点。随着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的正式生效,跨境电商正迎来新的机遇。
纵观当下跨境电商遇到的种种难关,RCEP带来了哪些利好条件为其清扫阻碍?跨境电商企业又该如何抓住区域贸易便利化的大好机遇,实现弯道超车,扩展蓝海市场呢?
跨境电商:想要发展不容易
早在2016年之前,跨境电商就处于发展红利期,小商品,服装,鞋子等各领域商业嗅觉敏锐的企业或个体,都抓住了机会,在跨境电商领域迅速崛起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广泛的商业化应用,在线购物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浪。特别是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在客观上促使大量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,网购的普及率和交易额再创新高。
在过去5年,东盟国家一直是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,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东盟国家日均电商订单数仍超过500万,电商活跃用户增长至1.5亿人,电商规模达740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庞大的全球电商消费市场也为中国电商品牌和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绝佳机遇。而从国际大环境上看,RCEP的生效,利好跨境电商行业加速发展,这对于RCEP成员国来说,跨境电商将是一个有前景、市场好的行业。
在看到跨境电商行业优越的发展前景之外,我们也需要注意目前在商品跨境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掣肘。与国内的电商相比,跨境电商涉及商品引入、线上平台、线下门店、境外物流、保税仓储、报关报险、订单配送、结算结汇、营销推广及售后服务等等复杂的环节。因为这些环节都非常重要,所以每一项工作的推进也都十分的审慎。
对于跨境电商发展来说,物流是商品在全球市场自由流通的保障。目前RCEP区域内各国的跨境物流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:首先是成本高,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成为跨境交易面临的最大“瓶颈”。其次,跨境物流系统不发达,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,物流配送速度慢、时间长、全程追踪监督能力差、退换货难度大等问题突出。
除此之外,跨境物流的清关效率也有待提升。在通关过程中,由于各国海关政策不同,对进出境货物审查也不同,有些国家海关申报手续繁琐、申报时间长,同时费用支出高,商品被滞留导致消费者无法按时收货等。当发展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势所趋,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各方的共识。
跨境电商企业“苦尽甘来”?
RCEP的生效,正好为跨境电商所面临的困扰送来了“东风”。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,到2025年RCEP将会给15国成员出口带来10%以上增长。那么RCEP中的哪些措施对跨境电商起着利好作用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