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:国商机构 —— 商务培训网
   
六个开发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:如何深入推进项目建设?
来源: | 作者:gs | 发布时间: 2022-05-07 | 312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案例三、孝义经济开发区: 建立“4+4”工作机制 有力推动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



一、案例背景

孝义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“项目是第一支撑”鲜明导向,创新机制,攻坚克难,签约项目抓转化,开工项目抓强度,投产项目抓达效,着力解决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存在的难题,坚定不移推动项目签约落地、开工建设、投产达效。

二、主要做法

孝义经济开发区创新实施“4+4”工作机制:一企业一专班重点推进。组建班子成员牵头负责、部门负责人综合协调、工作人员跟踪服务的四个链条专班,真正实现“一企业一领导一专班”,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。一项目三包联跟进落实。实施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包联78户规上企业,构建了班子成员、包联单位、产业园区“三重包联”推进机制。一队伍全代办全程服务。全面推行“123”全代办服务工作制,开发区管委会班子成员为领办人,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代办员,提供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时段、“一对一”精准服务。一线工作法高效推进。重点围绕手续办理、要素保障、建设进度等过程性关键环节,一线包联指导、一线协调指挥、一线打通堵点、一线调度服务。四机制保障工作推进。建立了项目动态调整、工作例会、综合协调、绩效激励“四项机制”,持续推进转型项目建设。

三、实践成效

2021年,通过创新工作机制,有效解决问题瓶颈,持续推进转型项目建设,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工业投资完成98.9亿元,同比增长20.3%,在56个县管省级开发区中列第2位,在69个工业类开发区中列第3位;新开工2亿元以上重大转型项目,在56个县管省级开发区中列第1位,在69个工业类开发区中列第7位。

案例四、祁县经济开发区:精准培育“小升规” 转型发展蓄动能
一、案例背景
祁县经济开发区自1999年成立以来,虽已经历20余年的发展,但经济体量不大、总量不强,截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9家,“四上”企业仅有28户。2021年,祁县经济开发区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做大总量、做强产业的重要抓手,将“小升规”作为工业经济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转型和增后劲的重要举措,积极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“小升规”。
二、主要做法
建立“一库一表一专班”的“小升规”工作机制,强力推动园区企业升规入统。
“一库”即会同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开发区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库,定期召集企业库负责人开展座谈,解读“小升规”相关政策,宣传“小升规”扶持措施,消除企业家的思想顾虑,充分激发企业的上规积极性。“一表”即根据税务局提供的企业应税收入月报表,对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,月监测,季完善。“一专班”即建立“处级+科级‘二对一’无忧服务专班”,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强化跟踪和分析,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“痛点”和“堵点”问题,精准开出“药方”,确保企业稳步发展。
名师智库